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养生和保健,而诱导和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轻则导致老年人钱财受损,重则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 [详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劳动者在某一时期内同时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使用,形成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的现象已不鲜见,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权利义务也成为争议的焦点。劳动者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多重 [详细]
作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正加速铺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确定今年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将试点从石景山区推向全市。此外,重庆市、徐州市等多地也明确 [详细]
据人社部微信公众号消息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人社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优化激励青年施展才华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就业环境、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 [详细]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浙江“12·30”案等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这次挂牌督办的5起案件被害人范围较广、人数较多,多起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 [详细]
子女能否以“保护”为名干涉老年人处分财产?再婚父母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法院如何保障退休老年人的劳动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详细]
奇葩招聘背后是否隐藏着新的就业歧视?针对大众对奇葩招聘的关注与热议,老板感到委屈,求职者对企业文化和未来成长产生怀疑。用人单位在招人时享有自主权,但法律边界在哪? [详细]
最高人民法院13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创造适应群众新需要、体现时代新特征的涉诉信访工作模式,打造网上申诉主渠道,将信息化、智能化作为新时代涉诉信访工作的重要支撑。 [详细]
一段视频、一段语音未必是真人拍摄或者录制。在你不知道的手机App后台、支付界面、门禁闸机,或许有人正在盗刷你的脸……去年以来,多地发生“变脸”诈骗案。 [详细]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日前已正式启动。此次专项行动决定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据4月11日《检察日报》报道)。 [详细]
在服装行业,之所以越来越多商家采取预售,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容易引起库存积压。但预售存在的“拖延症”“货不对板”等消费风险,不容忽视。 [详细]
“南海区政府为我们农民工排忧解难,还是回来佛山工作安心。”3月6日,建筑工人陈某荣带着几位同乡又回到了去年打工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他说,年前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感觉还是在南海打工有幸福感。 [详细]
去年4月至今,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破案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8.5%、76.6%。公安机关立案数自去年6月以来,保持连续9个月同 [详细]
最高人民法院11日发布9个民法典颁布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判决生效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件,指导全国法院正确适用民法典人格权法律制度,树立行为规则。 [详细]
昨日,针对最近网络上流传一次性补缴社保广告宣称可一次性补足社保缴费年限,广州市社保中心郑重提醒,挂靠参保、虚构参保条件参保均涉嫌违法违规。违法违规参保和补缴后果严重,如有参保或补缴需求,应通过社保费征收 [详细]
近期,一些市民致电晚报社区记者,询问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的新政策,如果享受了新政策,还能再享受养老返还的补贴吗?新的社保补贴政策该如何申请?补贴标准是怎样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