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9938717

15828104179、13308228449

江苏省部分高校简介

发布时间:2017-04-07
  2016年6月3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全国第一是江苏,有166所。

一、南京大学(985、211)
   (一)背景
    南京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1994年,南京大学进入“211工程”;1999年,进入国家“985工程”。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截至2014年12月,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等。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最新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南京大学共有32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27个一级学科进入前九,16个学科进入前五,9个学科进入前三,4个学科第二,3个学科第一,在C9高校中排名第三。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美誉。 
   (二)专业情况
设本科专业8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天文学、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软件工程、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2)
    2013---2015年理科:94、94、109;文科:60、56、78。

二、苏州大学(211)
   (一)背景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
苏州大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为苏州大学。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和2012年并入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桑蚕地校区、相门外校区、独墅湖校区和阳澄湖校区等校区,占地面积4058亩,建筑面积182余万平方米。
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教职工5223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392人等。
    知名校友有费孝通、李政道、雷洁琼、马寅初、熊黛林等。
   (二)专业情况
国家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内科学(血液病)、放射医学、外科学(骨外);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1)
2013---2015年理科:23、36、57;文科:19、25、45。中外招生(代码:3901)2015年理科:0

三、东南大学(985、211)
   (一)背景
东南大学坐落南京市,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等。
大学起源于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1916年始设工科,后经历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在并入金陵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后于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南京工学院。其后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后陆续拆分出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南京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等院校。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截至2016年3月,东南大学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
(二)专业情况
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进入前20%,有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七位,有10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五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位;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三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位列第四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位列第五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位列第六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七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七位。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位列58位,计算机科学位列94位。
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二级学科重点学科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3)
    2013---2015年理科:69、70、89;文科:33、38、57。

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
   (一)背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1]  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建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54亩,建筑面积99.0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78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130人,博士生导师406(含兼职博导72人)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0人等。 
   (二)专业情况
    飞行器设计是南京航天大学最著名的专业,建有我国直升机技术研究方向唯一的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实验室”,建有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航空重点实验室以及CAD中心、结构振动两个部门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面积总共达14800多平方米,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飞行员专业是这个学校最牛的专业,学校与多家航空公司联合,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共有“31”和“22”两种招生模式,采取国内国外两部教学,如“31”就是学员前三年在国内校本部进行飞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派送到国外飞行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训练,并取得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符合多发仪表等级要求的国外商业飞行员驾驶执照。
 国家级重点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
(三)招生情况(代码:0340)
 2013---2015年理科:37、46、66;文科:14、20、39。中外招生:2015年41、8(理科)。

五、南京理工大学(211)
   (一)背景
南京理工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单位,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1953年,南京理工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截至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拥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德国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等。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8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止2014年,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等14个专业学院,66个本科专业;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南京理工大学共有14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在第1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安全工程、自动化、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此外,还有3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	1	0802	机械工程	29
0803	光学工程	8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33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8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11	0835	软件工程	42
0801	力学	17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56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17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66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23	 	 	 
  (三)招生情况(代码:0341)
  2013---2015年理科:32、38、58;文科:无、无、18。 

六、江苏科技大学
   (一)背景
江苏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特色鲜明,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共建江苏科技大学协议。2012年江苏省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江苏科技大学。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600余亩。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4月,学校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体育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14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
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等。国家级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省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试点(联盟)专业建设项目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5)
2013---2015年理科:3、9、20;文科:5、4、13。 

七、中国矿业大学(211、徐州)
   (一)背景
中国矿业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学校是部属的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是江苏省四所省部共建部属大学之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矿业大学也是首批列入国家“卓越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校等。  
中国矿业大学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跻身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因历史变迁,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另设有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中国矿业大学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1、焦作路矿学堂时期1913年12月,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2、福中矿务大学时期1915年6月,恢复办学,定名为福中矿务学校。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更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3、焦作工学院时期1931年4月,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1938年7月,抗战期间,学校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与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所属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7月,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9月迁至江苏苏州。1949年4月,苏州解放,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9月迁回焦作工学院原址。
4、中国矿业学院时期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  
5、北京矿业学院时期1953年9月,学院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6、四川矿业学院时期1970年5月,13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1978年2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7、中国矿业大学时期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7月,将北京研究生部改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2月,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9年10月,举行建校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100周年庆典,同月北京校区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10月,中国矿业大学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在184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0人,副教授646人;博士生导师326名,硕士生导师902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5%以上。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设有22个教学学院;学校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拥有61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绘工程、会计学、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材料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方向)。
省级品牌专业(15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会计学、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工商管理。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地球物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9个)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市场营销、应用物理学、工业工程、艺术设计、消防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工程管理。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4)
2013---2015年理科:12、18、37;文科:8、11、23。 


八、南京工业大学
(一)背景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等。
学校于2001年由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49年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分出,成立南京工学院。1958年化工系从南京工学院分出建立南京化工学院。1995年4月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
    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历经了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等历史时期。1980年5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0年2月由建设部管理划转归江苏省管理。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政府合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 截止2016年1月,学校拥有模范马路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
截止2015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等。
    注:南京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在宁高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二)专业情况
2015年进行学部制改革,现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1个2011学院,1个海外教育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浦江学院。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7)
2013---2015年理科:3、14、27;文科:无、无、无。 

九、常州大学
   (一)背景
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
截止至2014年,学校设有武进校区和白云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
(二)专业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6人(其中,教授185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91.6%(其中,博士学位近47.3%)。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至2014年,学校设有石油化工学院、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13个教学院系。
至2014年,学校共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8)
2013---2015年理科:0、1、13;文科:无、无、8。本二招生:理科:0 、30、68;文科:4、27、62。 

十、南京邮电大学
   (一)背景
南京邮电大学坐落南京市,现工信部与江苏省政府共建的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的名牌高校等。
学校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 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1958年8月,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将南京邮政学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7月23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于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50.5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0.67%。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等。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3个,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南京邮电大学共有7个学科参评。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17
0803	光学工程	18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26
0835	软件工程	42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54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60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工商管理。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9)
2013---2015年理科:10、23、44;文科:6、7、15。 


十一、河海大学(211)
    (一)背景
河海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并入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成立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于全国水利局,茅以升任首届校长。1927年6月,河海工科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等校合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全部学生以及图书器材并入工学院土木科(1928年改为土木系);1937年6月成立水利系,1939年中央大学成立工学研究所,其中土木工程部下设水利工程组。1941年水利组划归水利系。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53年,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业、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并入。1955年,华东水利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与武汉水利学院的水道及港口水工专业对调。 1960年成为全国32所工科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恢复“河海“传统校名,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2014年5月22日,河海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13家单位获得“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称号。
河海大学曾长期是水利部所属高校,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2001年、2005年、2011年,教育部与水利部三次签订共建河海大学协议。
截至2014年8月,河海大学拥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79名,博士生导师364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5名等。
河海大学校本部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并在常州市新北区、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
   (二)专业情况
国家级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5)
    2013---2015年理科:20、32、51;文科:8、15、30。

十二、江南大学(211)
    (一)背景
江南大学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截至2015年6月,有专任教师1777人(含研究生导师886人)等,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大学科门类。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
江南大学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主体)、江南学院(沿袭原荣氏私立江南大学校祚)、无锡教育学院三校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
原无锡轻工大学  
无锡轻工大学前身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叶(1902年)的三江、两江师范学堂,与现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八所高校是同宗同源。
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8月18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东迁至无锡市(社桥)原华东艺专旧址,命名无锡食品工业学院,后改称无锡轻工业学院。 1958年11月17日建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轻工业学院。1962年9月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成立纺织工程系。1993年5月,中国轻工总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同意无锡轻工业学院与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分院联合办学,并统一使用无锡轻工业学院校名,纺织分院归属无锡轻工业学院管理,纺织分院所在地成为无锡轻工业学院西山校区。1995年3月9日,中国轻工总会转发国家教委“关于同意无锡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的通知”,由赵朴初为无锡轻工大学题写校名。1995年11月23日,无锡轻工业学院举行中国轻工总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建无锡轻工大学暨无锡轻工大学揭牌庆典。1995年10月,无锡市纺织职工大学、无锡纺织工业学校和无锡纺织职工专业学校并入无锡轻工大学。1998年无锡轻工大学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合并前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原江南学院
江南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江南学院沿袭私立江南大学校祚,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我国著名的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1947年10月在无锡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
1947年,荣德生创办私立江南大学。7月,私立江南大学筹备处成立,决议设立文、农、理工三学院。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江南大学董事会立案,借无锡北塘申茂新办事处为办公地址。8月12日,校董事会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准予立案,吴稚晖任董事长,戴季陶、荣德生为副董事长。8月14日,聘钱穆为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韩雁门为教授兼农学院院长。8月23日,聘唐君毅为教授兼教务长。9月1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议,决议推选章渊若为私立江南大学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私立江南大学所属系科并入南京、上海、苏州、扬州等地高校。私立江南大学各系撤并,取消建制。1980年10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无锡大学筹建委员会,当年招生522名。1985年7月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当时专科层次的无锡大学更名为江南大学。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任学校名誉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任学校名誉校长。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江南大学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江南学院。 
原无锡教育学院
无锡教育学院创办于1955年9月,最初名为无锡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
1961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1981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认定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师范专科学校性质,享有与师范专科学校同等待遇。198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无锡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合并以后
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2003年8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截至2015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02人,其中专任教师1777人(含研究生导师886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57%,博士学位人员比例53%,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等。
(二)专业情况
江南大学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2014年有51个本科专业招生。
学校4个学科进入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前五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五;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国家特色专业15个。有动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艺术设计、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省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1)
2013---2015年理科:20、28、47;文科:8、11、29。

十三、南京林业大学
    (一)背景
南京林业大学位于江苏南京,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已成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拥有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变迁。为国立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南京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是新中国独立设置的首批高等林业院校,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院士7人等。学校占地面积10295亩。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等22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2个。
截至2015年12月,有国家级专业园林、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森林工程;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品牌)、林产化工(品牌)、园林、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森林工程、林产化工(特色)、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特色);江苏高校品牌专业4个林学、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三)招生情况(本二招生)
2013---2015年理科:31、48、79;文科:39、46、71。

十四、江苏大学
(一)背景
江苏大学坐落在镇江市,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
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同宗同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是全国74所“特色重点项目”高校之一和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截至2015年11月,校园占地面积3045亩,各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
江苏理工大学(今江苏大学本部)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60年,为了适应当时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农业机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并在同年开始招生。1961年校址迁至镇江,改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1963年6月,吉林工业大学的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机械研究室从长春迁至镇江,并入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0年9月,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并入。1982年8月,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改名为江苏工学院。1994年1月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1999年1月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入,组建新的江苏理工大学。
镇江医学院(今江苏大学北固校区)是一所江苏省属医学院校,以医学检验专业著称,是全国首批开设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五所院所之一。合并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体系。院校创办于1951年,1984年批准升为本科院校,改称镇江医学院。在学校40多年办学史上,共培养本专科专业生和
1951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创建。1955年,镇江医士学校并入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1957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1958年,江苏省卫生干部文化补习班并入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同年,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江苏医学院(部分)、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改建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改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1979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1980年,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分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今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在镇江市城区的东南部。东邻梦溪园,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是的居住之地。1958年6月,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1962年7月,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停办。1978年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镇江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正式定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 
2002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在省内办学的9所从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
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4800余人,专任教师2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100余人,其中教授3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7人。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
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全国排名
农业工程	0828	5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	12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16
力学	0801	27
机械工程	0802	27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	27
美术学	1304	27
基础医学	1001	30
药学	1007	33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33
临床医学	1002	34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34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34
教育学	0401	35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36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41
公共管理	1204	42
统计学	0714	4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49
数学	0701	50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58
软件工程	0835	59
外国语言文学	0502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医学检验。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2)
2013---2015年理科:7、16、35;文科:11  14  31。

十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背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入选“2011计划”等,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为全国重点大学; 1990年,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WMO)第一个国际培训班—— 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背景:
    1921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设立气象组(专业);1930年,国立中央大学设立地理学系气象专业。(备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8所公学合并,并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改称“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设立气象学系。(备注: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义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批准,正式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承担世界各国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的培训任务。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3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举办公有民办滨江学院。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校园占地2189亩。有中科院院士2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8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4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36%。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5月,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滨江学院等22个院(部)等,有57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 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3)
2013---2015年理科:0、5、27;文科:1、8、13。

十六、南通大学
     (一)背景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16年1月,学校建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现有教职工3044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486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43人。
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詧创办,是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1937年下半年因抗战被迫停课。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复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是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专科学校”校名。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二)专业情况
2016年1月,有23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6万余人,设有9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省级品牌专业(6个):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自动化、预防医学、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医学影像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物理学、通信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7本二招生)
2013---2015年理科:4、35、62;文科:26、30、52。

十七、南京农业大学(211)
(一)背景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学本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1902-1912)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院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1902年开始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902年5月30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刘坤一病逝后,三江师范学院由张之洞创办,并于1903年3月开办于江宁府署,同年迁移至北极阁。其后继者魏光熹则主持了三江师范学堂的建造,筹措经费,管理师资,招考学生等具体工作。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科与东南大学农科时期(1917一1927)
1914年9月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1930年,农科扩展成为金陵大学农学院。新中国成立以后,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公立金陵大学农学院。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设农科。1921年,在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部分系科归入东南大学后,国立东南大学 
在南京正式成立,两校用同一个校园,校门口挂两块校牌,校产和经费也属两校共有,但当时的农业专修科仍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12月,决议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同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撤销,东南大学学科涵盖文理科、教育科、工科、农科。自1917年至1927年,涉农学科及院系不断的得到扩充,东南大学农科由农艺系(分设作物、土壤、农具等门)、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农业化学系(附农产制造)、畜牧系、生物系6系。
金陵大学农林科(1914一1929)和农学院时期(1930一1937)
1901年,美国基督教三个教派建立的汇文、基督、益智三所书院合并,成立了私立金陵大学。1914年2月,裴义理建议金陵大学增设农科,得到批准后,农科正式设立,其目标是“培养农事指导员”,裴义理出任第一任农科科长,1915年任农林科科长。191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农学士、农艺教师茵思娄接任金陵大学农林科科长,任职10多年,他聘请美国农业科学家和曾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任教职,并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引入,使金大农科从办学宗旨到专业设置,课程配套以至教学、行政管理方面都按美国高等农业教育模式办理。1930年,金陵大学将原来的文理科扩充为文学院、理学院,农林科也扩充为农学院。同时,燕京大学农业速成科停办,原有的资产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一批毕业于国外农学院的教师回到金陵大学任教,师资力量得到了扩充。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时期(1928一1937)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始改第四中山大学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也成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抗战期间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 
3日,淞沪抗战后,南京形式危殆,在宁政府机关及大中学校也不可避免的纷纷开始西迁。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各项工作虽然因时局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尽己所能的在四川开展农业推广活动。  
南京农业大学建国初期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教学工作未受影响。1949年8月8日,根据南京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中央大学农学院也随之更名为南京大学农学院。抗战胜利后,金陵大学回迁至南京汉口路原址,并于9月份如期开学。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决定及《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两校合并筹备委员会拟具的两校合并方案》,1951年9月,两校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至此,金陵大学农学院结束了37年的教会学校历史。
1952年10月20日,由于全国的院系调整,主要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的南京农学院正式开学上课。
1963年国务院决定将南京农学院列为全国重点高校,由农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农业部为主。 
南京农业大学十年动乱
1971年底,江苏省革委会决定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名为江苏农学院,迁往扬州市。
南京农业大学改革开放
1979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江苏农学院仍在扬州校址办学。
1984年7月31日,教育部、农牧渔业部同意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2000年2月,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是全国56所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设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农村发展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等21个学院(部);设有62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农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7)
2013---2015年理科:5、13、36;文科:1、9、26。

十八、南京医科大学
(一)背景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医大,学校坐落于六朝古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大学。 
截至2015年9月,学校设有两个校区。五台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南麓,占地120亩,是临床教学和研究中心。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占地面积1300亩,是教学和科研中心。
历史沿革
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38年,因抗战迁至湖南沅陵,合并南通学院医科,改名国立江苏医学院。1939年,迁至重庆北碚。1946年,迁回镇江。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改为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1970年,南京医学院合并组建江苏新医学院;1972年,扬州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撤销;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中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中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医科大学;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扬州分院)后发展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后发展成为江苏大学医学院(镇江医学专科学校,镇江中医专科学校);1981年,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并入南京医学院;1993年,南京医学院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南京市雨花医院并入南京医科大学。 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列入省部共建大学。[1]  
截止2015年9月,学 校有在职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784人。有教授169人、副教授229人,有博士生导师422人、硕士生导师1746人(含附属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等。
(二)专业情况
截止2015年9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康达学院,设有19个本科专业、2个六年制双学位专业和5个七年制专业(方向)。
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五年制临床药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四年制应用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四年制英语、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四年制药学、四年制眼视光学、四年制卫生检验与检疫、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四年制生物信息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四年制护理学、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医药贸易与管理)、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病理诊断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六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与法学)、六年制法医学(医学司法鉴定)。
国家特色专业护理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2)
2013---2015年本一理科:29、48、69;文科:无、无、无。
2013---2015年本二理科:5、49、79;文科:无、无、无。

十九、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
(一)背景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该校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医科大学占地1200余亩,有4个校区。
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58年7月15日,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成立。管理单位为南京医学院、江苏省卫生厅。1958年9月1日,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委托徐州专署领导。
1958年9月21日,新生入学,结束了徐海地区(徐州、海州-即连云港)没有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
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
1958年9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新建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新海连市(今连云港)海州结核病院内。
1959年4月,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南京第一医学院徐州分院。
徐州医学院
1960年8月10日,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医学院。1987年9月3日,学校正式成立麻醉学系,下属六个教研室。1991年12月20日,学校在徐州市、淮阴(淮安)市、连云港市等地的8所医院正式挂牌“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1996年7月,徐州医学院与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的首届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3月6日,经卫生部批准,全国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在学校设立。2001年5月10日,解放军第97医院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2005年12月学校正式接办徐州铁路医院并将徐州铁路医院更名为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1年3月7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规划,这是学校建设教学科研型医科大学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的函》。3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的通知。
徐州医科大学拥有教职工有5000余人(含直属附院),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近700人等。
(二)专业情况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医科大学设有20个院系(部)和14所附属医院、24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23)
2013---2015年本二理科:13、53、73;文科:无、无、无。


二十、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背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开辟仙林校区,2010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
(二)专业情况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
2013---2015年理科:无、无、无;文科:无、无、无。

二十一、中国药科大学(211)
    (一)背景
中国药科大学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36年9月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抗战时期,学校迁址汉口,复迁重庆。1950年6月,学校更名为华东药学专科学校。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成立华东药学院。1953年,武汉中南卫生专科学校药剂专科班并入。1955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2001年,江苏省药科学校并入。2015年,南京鼓楼医院成为中国药科大学临床学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加盟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第一医院正式揭牌。
截止2013年,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超过80%。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等。现有教师队伍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12.7%,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42.4%,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40.9%。
    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近22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教育部2008年学科评估中,中国药科大学一级学科药学名列全国第一、一级学科中药学名列全国第三。2012年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中国药科大学共有3个一级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其中,药学排在第三位,中药学排在第二位。
中国药科大学下辖10个院部系,在25个本科专业,5个高职专业招生。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江苏省品牌专业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江苏省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临床医学、药物制剂技术。
(三)招生情况(代码:0038)
2013---2015年理科:20、31、54;文科:12、10、37。

二十二、南京师范大学(211)
    (一)背景
南京师范大学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至1912年停办,历时近十年。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1915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建立的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停止招生并入,统称为国立东南大学)、1925年1月至1927年4月,东南大学在北洋政府的命令下,曾三易校长,引发了风潮,持续三年之久。最终因正局动乱,被迫停办。1927年5月16日,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派员来校接收。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9日,教育行政委员会仿法国教育制度,颁行大学区制,江苏、浙江两省先试行。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将江苏的河海工科大学、政法大学、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商科大学、上海商业专门学校等九所高校与主持江苏省教育行政之教育厅合组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2月10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国立江苏大学。同年,5月16日,将江苏大学改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49年10月,上海国立师专、上海市立体专、上海市立幼专三校学生共300人并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有关系科。1950年9月,安徽大学艺术组并入师范学院有关系科。1950年10月,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
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国8个传教会在上海聚集一堂,制定在长江流域开办一所女子大学的计划。1913年11月13日,校董会公推北长老会代表德本康夫人为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校长。1914年11月教会的管理董事会正式通过以金陵女子大学名称代替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名称。1915年9月,金女大招生开学。1923年7月学校迁入新址。1930年12月,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战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1951年1月16日,金大与金女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合并后仍名金陵大学。公立金陵大学至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结束。1952年7月,南京师范学院建校筹备委员会成立。南京师范学院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等系科为基础与上海震旦大学托儿专修科、广州岭南大学社会福利系儿童福利组、南京师范专科学校数理班合并改建而成,院址设于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1955年,南京师院与江苏师院相关系科进行调整。江苏师院的中文、生物、地理、美术系科并入南京师院,南京师院的数学、物理系科并入江苏师院。1969年12月,江苏教育学院及江苏函授大学部分系科并入南师。南师的音乐、美术两系于1969年11月并入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原南京艺术学院),1972年,两系又重新归属于南京师范学院,1976年,南京体院部分教职员调入南师体训组,不久与公体室合并建立体育系。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原化工部所属“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32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49人,副高级职称895人;专任教师18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等。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面积1053697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根据学位中心公布的评估结果,该校参评的27个一级学科中,共有7个学科的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具体是: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心理学、美术学,其中教育学位列全国第三。排名前30%的有12个学科,其中排名前5%的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排名5%-10%的2个: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排名10%-20%的4个:地理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排名20%-30%的5个:心理学、体育学、设计学、生物学、数学。从排名前30%的学科数量这一指标来看,该校位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之后居全省高校第三位,居全省省属高校首位。此外,该校还有3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设有二级学院25个,开办本科专业99个,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1]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动画、生物科学、法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25)
2013---2015年理科:9、18、39;文科:16、21、37。



二十三、江苏师范大学
(一)背景
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徐州市。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江苏师范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1958年无锡迁往徐州,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校。1996年,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11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9月12日,教育部同江苏省共建江苏师范大学。
截止2015年5月,江苏师范大学拥有1425名专任教师,有教授215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45人)、副教授46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54人等。
截至2015年11月,江苏师范大学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12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71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教育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汉语言、英语(师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应用化学、财务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技术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4)
2013---2015年本二招生。理科:1、28、61;文科:无、无、无。


二十四、南京财经大学
(一)背景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源于1956年的南京粮食学校,1956年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创建。1957年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更名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1959年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1973年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粮食学校。1979年江苏省粮食学校更名为南京粮食学校。
1981年升格为南京粮食经济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676人,专任教师1075人,其中教授166人,副教授463人等。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3005亩,校舍建筑面积95余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18个教学院系(部),1个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设有38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烹饪工艺等专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统计学、会计学、贸易经济、法学、经济学;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法学;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财政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06)
2013---2015年理科:无、10、38;文科:无、6、30。



二十五、南京体育学院
   (一)背景
南京体育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省属体育类本科院校。
1956年4月,国家体育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建立十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委托所在地的省市委代为筹办。同年11月18日,南京体育学校由此在中山陵附近曾举办过民国第五次全国运动会的原中央体育场旧址上,即解放前曾在此设立过国立体育专科学校原址开学。1958年与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和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合并,成立南京体育学院。1975年,南京体育学院撤销。1980年,南京体育学院复校。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南京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并隶属于南京体育学院(为院内的二级分院)。2010年,学校成立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下设民族传统体育和表演二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1年5月,南京体育学院与江苏华红集团联合举办民办二级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学院坐落于南京体育学院仙林校区内。2011年,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规划建设的独立校区,独立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宁区滨江开发区内。
截至2014 年,学院在编教职工657人,专任教师256人,占比38.96%。为 学位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所占比例7.81%;具有硕士学位的143人,所占比例55.86%。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专任教师94人,其中正高级27人、副高级67人等。 
    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
    (二)专业情况
设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系、运动健康科学系、民族体育与表演系、休闲体育系、继续教育部、研究生部、附属学校共8个教学单位,设置10个本科专业和3个专科专业,覆盖体育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全部的5个专业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省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省级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9)
2013---2015年本二理科:2、0、32;文科:无、无、无。

二十六、南京艺术学院
    (一)背景
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中国六大艺术学院,指中国最具知名度、专业度和地域代表性的六所综合性艺术高等院校,包括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山东艺术学院(济南)、云南艺术学院(昆明)、吉林艺术学院(长春)、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截至目前,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具有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文化部与省级政府共建的艺术院校有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为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1915年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19年增办为六科: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工艺图案科、雕塑科、高等师范科和初等师范科。同年,成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董事会,由蔡元培、赵鞠椒、王震、沈恩孚、黄炎培等社会名流组成,至此完成了具有规模的艺术院校建制。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局主席。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合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山东大学艺术系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于无锡社桥。1958年1月,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6月10日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最终完成了学院的建制。1967年5月学院迁址南京市黄瓜园1号。1969年11月23日与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音乐系以及江苏戏曲学校合并为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1972年11月恢复校名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是截至2013年全国唯一拥有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截至2013年,学院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659人,教授、副教授共304人,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135人等。
    学校座落于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南京主城区内,学校占地700余亩,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3年,学院设有文化产业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留学生院14个二级学院,另设有艺术学研究所、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附属中专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美术学、工业设计、绘画、艺术设计学、表演、录音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戏剧影视文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
2013---2015年理科:无、无、无;文科:无、无、无。


二十七、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一)背景
苏州科技大学名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前身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的苏州科技学院,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校园占地面积2008亩,建有江枫、石湖、天平等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932年,在浙江大学土木系的协助下,私立常州中学添设了土木科,一大批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的高素质老师先后任教土木科,前后为国家培养了600多位建设人才。1953年,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诞生,成为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建筑专门学校。1953年,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整体并入。1958年,电力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燃料工业部苏州电业土木工程学校)整体并入。1960年,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苏州设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1984年,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环保高等学府。1985年,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誉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1951年,苏州铁路中学筹建,是上海铁路局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综合性中学。1960年,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苏州铁路中学改称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诞生。2001年9月,原国家建设部直属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国家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苏州科技学院。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下达关于2016年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苏州科技学院拟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该校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同时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苏州科技大学有教职工1659人,其中专任教师10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17人,其中教授165人,博士学位教师39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世界著名青年音乐指挥家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
(二)专业情况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在苏州科技大学设有14个院(系),拥有58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历史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44)
2013---2015年本二理科:25、32、64;文科:0、24、54。

二十八、扬州大学
     (一)背景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截至2016年3月,全校有教职工3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学校园占地面积4075亩,校舍建筑面积144万多平方米;7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
 原扬州师范学院 
其前身为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建于1952年。1952年暑期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同时集中了苏北行署文教处委托私立通州师范学校代办的文史专修科,扬州中学代办的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代办的艺术专修科,以及苏北师资训练学校代办的教育专修科的学生。1958年夏,中文、数学两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扬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扬州师范学院”。
原江苏农学院
其前身为苏北农学院,建于1952年,由原来的南通学院农科、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农教系和江南大学农艺系三部分组成。 
张謇先生于1902年创立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06年,通州师范内设农科;1910年,分设初高两等农校;1912年改为甲、乙两种农校;1916年,乙种农校停办,专办甲种农校;1919年,甲种农校升为农科大学;1928年,农科与医科、纺科合并,定名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在民国政府重新注册登记时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1938年农科迁上海;1942年农科迁天长;1947年,农科迁回南通仍为私立南通学院;1952年,农科迁扬州,同苏南文教学院农教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苏北农学院,3校调整来的教师64人,学生200人,其中南通学院110人,苏南文教学院38人,江南大学52人。南通学院副院长兼农科主任冯焕文教授为首任苏北农学院院长。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原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建于1928年;江南大学由荣德生及其子荣一心于1946年创办。
  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扬州,两院合并定名为江苏农学院。1979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江苏农学院仍在扬州校址办学。 
原扬州工学院
其前身为扬州工业学校,建于1952年。1952年7月扬州中学工科调整并入工校;1953年更名为“华东第二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部领导;1955年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建筑专业教师和学生并入;1956年更名为“扬州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隶属江苏省领导;1961年更名为“扬州农业机械专科学校”,1962年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校名;1965年,学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升格为“扬州工业学院”;1969年学校被迫停办;1972年,复办“扬州光学机械学校”,1978年以“南京工学院扬州地区大专班”名义增招300名大专学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隶属关系回归江苏省;1987年升格为“扬州工学院”。  
原扬州医学院
前身是苏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高邮),1951年迁至扬州,与上海私立惠生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更名为苏北扬州助产学校;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学校;1954年南通医士学校并入;1956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助产士学校;1958年1月又更名为扬州卫生学校;1958年6月升格为扬州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8月扬州中医专科学校并入扬州医专;1962年6月扬州医学专科学校停办;1962年10月省卫生厅决定扬州医专附设卫校改名为扬州卫生学校,继续培养中级医、护人才,“文革”期间停止招生;1976年12月扬州卫校扩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设3个专科专业5个中专专业;1978年下半年,由于原江苏新医学院撤销,扬州分院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教育部批准扬州医专升格并定名为“扬州医学院”。 
原江苏商业专科学校
其前身是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源起于1958年成立的南京市财经学校。1963年在南京市财经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省市合办的南京商业职业学校;1965年夏初经省政府批准改建成南京商业专科学校;1965年秋学校再易名为南京半工半读商业专科学校;1971年学校停办,1979年恢复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1982年2月学校迁来扬州,与驻扬的江苏省商业学校合并建校,成立新的“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
  原江苏省商业学校是1952年10月在私立镇江新华中学基础上创建的,原名为苏南镇江商业学校。1953年江苏建省时改称江苏省镇江商业学校,1955年8月迁来扬州,并改名为江苏省商业学校。 
原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于南京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1951年1月改归华东水利部领导,7月改称华东水利专科学校;1952年10月,一部分与华东地区其他高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一部分改办中专,定名华东水利学校,1954年10月改由中央水利部领导,1955年7月更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学校;1958年7月学校下放江苏省,同年9月升格为南京水利学院,附设中专部;1960年1月迁校扬州,改称江苏水利学院;1962年6月大学部学生调整到苏北农学院,中专部停办;同年9月水利电力部接收学校,改为水利电力部扬州水利学校。1970年1月学校再次下放江苏省,改称江苏省扬州水利学校;1984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合并以后
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学校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河。
    1997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原有学院的旧格局被打破;
1997年4月16日,江苏省和扬州市、扬州大学签署省市共建扬州大学协议;同年9月,教学主楼奠基,荷花池校区建设拉开序幕;1998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扬州大学举行;2002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联建宿迁学院;2008年5月12日,学校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技园建设第八个校区;2011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6所省属高校在省内具有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同年,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江苏省、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同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6年3月,扬州大学拥有7个校区,27个学院,120个本科专业。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水利水电工程、农学、动物医学、经济学、法学、体育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应用化学、农业水利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植物保护、工商管理、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科学、英 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历史学、档案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技术、机械自动化、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农村区域发展、水产养殖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
2013---2015年理科:无、无、无;文科:无、无、无。

二十九、南京工程学院
    (一)背景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和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1]  
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15年,经过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先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研究人才。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万人,其中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全校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43.5%。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各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
机专历史沿革
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创建;1933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改建同济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该校解放后划归华东工业部领导;1950年,同济高级职业学校更名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同济高工自1933年创办至解放后脱离同济大学体系,1951年迁至南京止。1953年,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在机械科的基础上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土木科迁出组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院);1958年,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升格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南京机械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1983年,升格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南京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转江苏省管理;
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合并升格,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继承同济高工衣钵的两所高等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01年5月与南京化工大学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6月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2006年8月10日,江苏省省委党校正式接管南京工程学院东校区,从此南京工程学院开始了江宁大学城新阶段。从1954年开始到2006年结束,学校在童家山经历了光辉的52年历史。南京工程学院前身南京机械专科学校与德国康斯坦茨工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推进学校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并且是全国首创数控技术专业的高校,奠定了学校在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康尼公司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学校在机械工业部与德国巴——符州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南京数控培训中心。
    电专历史沿革
1946年,江苏省立苏州工业学校创建(“苏高工”);1953年,更名苏州电力学校;1954年,更名南京电力学校,校址由苏州迁往南京;1986年,南京电力学校升格南京电力专科学校,江苏电力职工大学创建(合署) ;1992年,更名为“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合并升格,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电专历史梗概
1946年9月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简称“苏高工”,1950年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职业学校并入苏高工。许乃辛等先后担任苏高工校长。后来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苏南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紧接着学校再次由苏南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部分之机械科)参与合并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后发展成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53年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部分之化工科)参与合并组建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后发展成为浙江工业大学。土木科调至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苏州科技学院),1953年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苏州电力学校。[3]  同年10月在南京征地233.5亩建设新校区(即原南京工程学院草场门东校区),1954年苏州电力学校(部分)迁往南京,并改建为南京电力学校,此后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74号一直是学校的校址所在,学校在这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51年。
南京工业学校
1983年,南京工业学校创建,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2001年3月,并入南京工程学院。
(二)专业情况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部和体育部等16 个院(系、部)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43)
2013---2015年本二理科:40、44、77;文科:28、36、59。

三十、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审计大学)
  (一)背景
南京审计大学是中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与国家审计署同时诞生,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是中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2011年学校变更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和江苏省)。
南京审计大学起源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为南京审计学院,由审计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办。1991年转制为审计署直属。199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办学体制调整为江苏省与审计署合作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南京审计学院;2015年11月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截至2015年1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等。学校有教职工134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81名,教授109名,博士(含在读)420名。南京审计大学占地面积2178亩,建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4月,南京审计大学设有12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金审学院;共31个本科专业,共计44个专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
(三)招生情况(代码:3239)
2013---2015年理科:37、34、57;文科:21、17、43。


二十八、南京晓庄学院
(一)背景
南京晓庄学院是公办本科普通高校,坐落在南京市,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学校始于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27年3月15日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陶行知、蔡元培、陈鹤琴等一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在此执教。南京晓庄学院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最早的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陶行知先生即以“教学做合一”指导学校实践。蔡元培先生赞之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并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匾额,供师生观摩践行。同年10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学校董事长,并在校执教,且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著名乡村教育家赵叔愚任第一院 ( 小学师范院 ) 院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任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封闭了晓庄师范,许多学生遭到逮捕杀戮,陶行知也被通缉,逃亡海外。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被迫停办。1938年,从欧洲归来的陶行知在香港发愿,要创办“晓庄学院”,将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大学教育中去。1951年1月,经周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选址南京晓庄。1952年、1958年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先后建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也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教学观念。1991年,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与南京教育学院合并。
2000年3月,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实现了陶行知先生“回国三愿”中创办“晓庄学院”的意愿。2013年,教育部批准新增加了秘书学,商务英语,自动化,财务管理4个专业。
    陶行知先生说:“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
据2014年7月南京晓庄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近12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近10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名等。
(二)专业情况
据2014年7月南京晓庄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共设有普高本科专业46个,还设有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3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国家“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级重点专业教育学类(含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类(含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50)
2013---2015年本二理科:0、8、42;文科:1、18、50。


三十一、徐州工程学院
    (一)背景
徐州工程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首批入选高校、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理事单位。
截至2013年,徐州工程学院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
彭城职业大学
1983年彭城职业大学创建。  
    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59年徐州市业余科技大学创建;1965年徐州市业余科技大学更名徐州市职工业余大学;继而发展为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79年徐州干部学校创建;1983年徐州干部学校更名徐州市工业干部学校;1985年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1986年徐州市工业干部学校升格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徐州职工大学并入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徐州教育学院
1956年徐州专区高师函授辅导站创建; 1959年徐州专区高师函授辅导站升格徐州专区教师进修学院;1963年徐州专区教师进修学院改建徐州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66年徐州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撤销;1975年徐州地区教师进修班复校徐州地区革委会教育干部学校;1978年徐州地区革委会教育干部学校升格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徐州市教师进修班合并组建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徐州教育学院;2007年徐州教育学院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合并以后
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
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有教职工1279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98人、副高职称335人;具有博士学位140人、硕士学位664人等。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徐州工程学院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54个本科专业。
截至2013年,徐州工程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等。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江苏省重点专业机械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招生情况(代码:3235)
2013---2015年本二理科:1、10、44;文科:6、6、40。


三十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背景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我国唯一一所承担着培养、输送高素质森林公安、森林消防专业人才,培训在职森林公安民警和森林防火指挥员,开展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科学研究重任的公安本科院校,在我国公安和林业高等教育布局中地位特殊、使命重大。
学校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学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校名改为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1947年夏,原学校商农两科分别独立成立两所学校,农科分出成立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即现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前身)。1948年校址迁移至燕子矶,改名为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51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将设在上海的华东农林干部训练班与南京农业学校合并成立华东农林干部学校,由华东农林部接管。1953年5月,江苏省农林厅接管华东农林干校,并将第三部即中等技术学校与宜兴农校的林科班合并,成立江苏省农林技术学校。1953年8月,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1954年10月,学校改属林业部领导,更名为南京林业学校。1962年6月,学校被迫暂时停办,学生全部遣散回家。1963年初,林业部批准学校复办,直属林业部领导,并实行以部为主,与省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1964年林业部在学校建立了林业部南京林业干部学校。1972年11月,江苏省革委会作出了“撤销南京林校的建制,并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的决定。1979年8月,林业部决定复办南京林校和南京林业干部学校。1993年,学校已成为全国40余所林业学校的牵头单位和部属重点学校。
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1998年,更名为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0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学校。
2011年3月,学校重新调整和增设了教学单位,专科由原有的7个专业减至目前的侦查、治安管理2个专业,并从2013年开始停止招收专科生,初步构建了以森林公安、森林消防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校占地总面积114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组成。仙林校区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主要承担本、专科学历教育任务;花园路校区主要开展全国森林公安民警、森林防火指挥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410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7人(其中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23人)等。 
(二)专业情况
省级特色专业(1个):侦查;省级品牌专业(1个):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三)招生情况(代码:)
2013---2015年理科:无、无、无;文科:无、无、无。



三十三、金陵科技学院
    (一)背景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1958年,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成立,“文革”期间停止办学,于1984年复建。1980年,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成立。学校学历层次覆盖本科、专科和中专。2002年6月,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金陵科技学院正式成立。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在职教职工近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4年6月,学校设有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龙蟠学院(公有民办)等16个二级学院;开设46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省级重点专业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三)招生情况(代码:3234)
2013---2015年理科:20、32、62;文科:41、37、58。


三十四、淮海工学院
   (一)背景
淮海工学院坐落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学校的前身——淮海大学(筹),是报请国家教委批准,于1985年5月创建的苏北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85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筹建淮海大学,淮海大学(筹)成为当年江苏省仅有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连云港市的第一所本科院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时任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院士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筹建顾问,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12所省内著名高校对口援建了12个本科专业。1986年9月1日,淮大校园正式启用。筹建工作开始后不久,国家实施国民经济调整,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在筹建淮海大学的基础上批准正式建立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现为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2016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将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
截至201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940位专任教师中440人具有高级职称,716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正高119人,博士183人。100多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等。截至2015年6月,学校占地1956亩。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6月,学校下设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港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研部。学校设有62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专业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海洋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工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制图技术等。
(三)招生情况(代码:3241)
2013---2015年本二理科:12、19、54;文科:21、20、50。


三十五、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背景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1]  ,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于2004年在苏州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强强合作,并以理、工、管起步的中外合作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是九校联盟(C9即2+7大学,国际上称为:中国常青藤盟校)成员。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理工科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长期处于国内高校顶尖水平。 
利物浦大学 
英国利物浦大学创建于1881年,1903年获得皇家特许,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利物浦大学作为英国第一所“红砖大学”,也是著名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成员,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全英第一流研究型大学)。利物浦大学曾8次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包括1902年的英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大学设有理、工、医学、文、社会科学及环境(其中包括管理)、兽医等学院和系。利物浦大学强势专业有全英第一的兽医学、足球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牙医学及医学、机械工程、物理学、地质学、化工、航空工程、音乐研究管理等,计算机系、电气及电子工程系、数学系及管理学院等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全球选聘师资,现有教师近600人,其中80%为外籍教师,大学师资分为基础课教师、英语语言中心教师、专业课教师。
西交利物浦大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同时获得该校与利物浦大学双文凭。
据学校官网2016年1月显示,校园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其中北校区占地240亩(建筑面积16万㎡)、南一校区230亩(约15.3万㎡)和南二校区140亩(约9.4万㎡),其中北校区规划作为整个大学行政中心所在地。
(二)专业情况
能源未来:社会和技术的选择;数字时代生活:人机交互、设计、社交网络、通讯与多媒体;金融、风险与危害管理;可持续城市化、民生领域的健康科技;
新兴经济、诊断标识物、治疗靶标、药物研发、语言、传播与文化、纳米技术与新材料  
截至2016年1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院系,包含27个本科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
(三)招生情况(代码:3247)
2013---2015年理科:6、14、25;文科:7、9、11。

三十六、三江学院(民办)
    (一)背景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学院“三江”校名来历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92年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四位退休教授发起并创办三江大学,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正式定名为“三江学院”。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铁心桥主校区、花神大道东校区、宁水路南校区和中水路东山校区四个校区,另有吉山校区在建。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三江学院拥有教职工800余名(包括外籍教师),多来自南京著名大学,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52%。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学者、知名人士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二)专业情况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9个院(系),36个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其中专科于2010年起逐年减少招生,至2014年除国际教育学院外,全部停止招收专科。
(三)招生情况(代码3237:)
2013---2015年原本三升格为本二(2015)理科:无、无、12;文科:0、1、13。



 三十七、南通大学
   (一)背景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16年1月,学校建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
南通医学院
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詧创办,是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复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
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南通工学院
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是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专科学校”校名。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
1982年3月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并,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现有教职工3044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486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43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
(二)专业情况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南通大学设有99个本科专业,23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自动化、预防医学、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医学影像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物理学、通信工程。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30个,略)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7)
2013---2015年本二理科:4、35、62;文科:26、30、52。

三十八、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背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国家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下放至江苏省机械工业厅,改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4年10月,确定为全国10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1999年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与江苏大学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院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中桥老校区位于中南路街区,太湖新校区地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滨科技新城。
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校内外教师1032人,专任教师629人,国家教学名师1名等。截至2015年8月,学校占地850多亩,总占地 97.90 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5年8月,学院设有设有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汽车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部、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专科专业
国家级重点专业(包括部级、国家示范专业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江苏省重点(品牌、特色)专业机械技术专业群、控制技术专业群、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制造业服务专业群、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行业品牌与特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市场营销。
(三)招生情况(代码:)
2013---2015年理科:无、无、无;文科:无、无、无。



三十九、常州工学院
(一)背景
常州工学院,坐落于江苏常州,是一所拥有工、文、理、医、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
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11月,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0年创建常州职业大学。1982年12月31日,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2003年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的全部资源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学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现有专任教师72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91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55人等。截至2015年,学校拥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万人。有本部、新北校区、成教基地三大校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6年1月,学校设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数理与化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直属部)。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国家级综合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类)土木类、机械类、电气类、软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三)招生情况(代码:3215)
2013---2015年本二理科: 0、21、26;文科:0、8、31。

 
四十、江苏理工学院
(一)背景
江苏理工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以工为主,理、经、管、艺、教、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和职教师资培养为主,是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前身是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始建于1984年8月,1985年9月开始招生。1987年12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改名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1年8月,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4年12月,江苏省常州会计学校并入学校。2012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
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900人,具有高级职称45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近900人。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或获全国优秀教师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德诺浩汽车服务培训中心(合署)、材料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理学院、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拥有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60余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49)
2013---2015年理科:1、16、53;文科:13、20、50。

四十一、中国矿大徐海学院(独立)
(一)背景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校园西邻风景秀丽的云龙湖、云龙山,北邻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泉山科技广场,南邻郁郁葱葱的泉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555亩。
(二)专业情况
现设经济与管理系、机电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外国语言文化系、文学与艺术系7个系,26个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15个,经济管理类专业5个,文学、艺术、外语类专业6个。
(三)招生情况(代码:3292)
2013---2015年原本三,现本二理科:10、7、11;文科:0、0、12。

四十二、淮阴师范学院
(一)背景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江北大学堂。
2014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合并筹建淮安大学。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中,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拟合并更名为淮安大学。2016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创建淮安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
淮阴教育学院
1959年9月,创办淮阴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65年5月,更名为淮阴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69年6月,停办并撤销。1979年7月,复建淮阴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7月,更名为淮阴教育学院。
淮阴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6月,创办淮阴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6月,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并入淮阴教育学院。1976年11月,创办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1979年2月,在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的基础上恢复淮阴师范专科学校。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
1902年,创办江北大学堂。1904年,更名为江北高等学堂。1905年,改建为江北初级师范学堂。1906年,在江北高等学堂的旧址上创办江北师范学堂,之后更名多次。1953年5月,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
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
1766年,创办丽正书院。1904年,在丽正书院的旧址上创办淮安府中学堂,之后更名多次。1953年5月,更名为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
合并以后
1997年6月19日,淮阴教育学院、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淮阴师范学院。2000年3月3日,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并入淮阴师范学院。 2014年8月,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合并筹建淮安大学。 2016年3月,江苏省正式将创建淮安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
截至2016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8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71人,正高136人、博士249人。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亩,校舍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17个二级学院, 设有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现有69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技术 
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
(三)招生情况(代码:3227)
2013---2015年本二理科:0、2、35;文科:0、6、35。

四十三、中国传媒南广学院(独)
(一)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坐落于古都南京,是中国传媒大学为了拓展品牌优势,培养更多传媒人才,满足社会对于传媒应用人才的需求,与华夏视听传媒集团等社会资本合作,经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在文化古都南京创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艺术类本科独立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建校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投资方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跨国传媒集团之一华夏视听传媒集团。学校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了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方优势,借助并拓展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品牌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设立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类教学应用型独立院校。
截至2012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50余人。中国传媒大学共抽调91位教师在南广学院任课,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50%以上,其他均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另从国内外业界、学界聘请了400多位知名教授、专家任兼职教师。
(二)专业情况
学校共设有文化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摄影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技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学部与基础教学部。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90个专业方向。
(三)招生情况(代码:3292)
2013---2015年原本三,现本二理科:18、4、 22;文科:22、20、31。

四十四、长熟理工学院
(一)背景
常熟理工学院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高校。
该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
截至2016年3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80多人,高级职称470多人,博士280多人。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东湖、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8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二)专业情况
截至2016年3月,该校设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工(专科)、机械设备及自动化、营养与烹饪、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科学;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光伏技术与产业方向)、自动化(智能低压电器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点专业:数学类 、能源动力类 、生物工程类 、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工程。
(三)招生情况(代码:3220)
2013---2015年本二理科:0、6、46;文科:6、5、41。